|
|
|
|
作者(来源):曹晓红 发布时间:2007-11-08 |
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,家是我们每天的归宿,是我们休息的港湾。当我们得意时,我们要向她报喜;当我们失意时,我们要向她倾诉。而我们的学生——这些十七、八岁的孩子,远离父母、远离家庭,高兴无处报喜,失意无处倾诉,这就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留下了隐患。因此,我们教师,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便是让学生在学校、在班级有一种“家”的感觉,同学们团结互助,亲如兄弟姐妹,不分彼此,如果能做到这样,班级凝聚力将会空前提高。几年来,我在这些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,特别是2001级学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。 一树立一种意识:班兴我荣,班衰我耻 开学伊始,我就要求学生要牢固树立一种“班兴我荣,班衰我耻”的意识,将个人的成长与班级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。班干部自己动手用红纸裁制了八个大字,贴在后面墙上,以时刻警醒学生。为了让这种意识化为学生的行动,我还充分利用黑板报、班会、篮球赛、文艺汇演、运动会等多种形式,使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把别人当成自己家庭的一员,学生们彼此之间都是亲兄弟、好姐妹,家的氛围日益浓厚。2001年高一上学期,我先后利用5个月的时间,每一个月利用一个班会,为当月过生日的同学集体过生日,同学们反响热烈,效果显著;2001年校秋季运动会上,同学们团结一心、互相帮助、奋力拼搏,一举夺得一年级组第三名和精神文明代表队两张奖状,班级凝聚力进一步提高。 二倡导一种行为:我为大家,大家为我 “班兴我荣,班衰我耻”的意识要转化为具体行动就要求同学们做到“事事有人干,人人有事干”,也就是人人做到“我为大家,大家为我”。首先召开班干部会,确定各部门和班级管理条例,确定各部门下设管理岗位。诸如:自习、课间、就寝纪律巡查;教室、寝室、公共卫生区的卫生维护;作业、报刊杂志的收分发等;意见箱、电视柜、门钥匙的保管;日光灯、电扇、电视机的管理;黑板报的编辑、美工、誊写、排版等岗位。减少兼职,尽量避免一人多职、一岗多人,要腾出位置,让尽量多的同学都有管理岗位,扮演一定角色,以防止责任扩散。一个人只有在肩负责任时他的责任心、自觉、自律、自制的品质才得以发展,只有在办事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因此,在增设班级管理岗位,明确职责,分工到位的基础上,对某些管理角色实施还需动态管理。如:值日班长、黑板报主编等职位均以竞选方式轮流担任。实施角色转换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管理经验和才能,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,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、自信心,使学生自我价值得以体现,自主意识得以发展。 三积极推行班干部“组阁”制,定期改选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,我在班上开始推行班干部“组阁”制。具体做法是:第一步,民主选举班长;第二步,班长提出部门设置方案,提名常任班委会候选人,民主选举常任班委会。选举程序:自我推荐——竞选演说——群众讨论——民主投票。开始时,学生对这一举措有不同反应,有的同学怕耽误学习,不想参与竞选;有的同学感到好奇,想试试;有的同学信心不足,想参加又怕选不上;有的同学想当又怕当不好,同学笑话……针对这些心理倾向,我及时召开前届班干部会议,把认识统一到“我是班级主人翁”上来,不求人人成功,但求人人参与,让班干部积极发动其他同学参与,慢慢地,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报名参加班级管理了。实践证明:“组阁”制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,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班级管理,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、凝聚力,有利于学生远大志向、信念、求知欲、好奇心、进取心、自信心、等个性品质的形成。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