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有成就,首先得做个好人 - 内容 - 漕开发实验小学
首页 | 教育新闻 | 基层党务 | 教育科研 | 德育天地 | 健康促进 | 语言文字| 家校对话 | 学生天地 | 学生暑假活动专栏 | 公开公示| 数字图书平台



ny1
要有成就,首先得做个好人
作者(来源):[暂无]    发布时间:2007-09-11
    翻开200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王选的家庭履历,你会为这个家庭的家学渊源及满门才俊惊叹。他的曾祖父是同治进士,现在北京国子监石碑上还刻有他的名字,外祖父是中国第一代留学日本的学生,回国后在清朝学堂任理工科教员。就拿王选的九个哥姐来说,也都声名显著。大姐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,系医术精湛的专家;大哥上海交通大学毕业,是煤炭系统全国劳动模范,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;二哥二姐是上海复旦大学谢希德教授的得意弟子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。现在我们沿着王选的足迹,看看他是怎样从南洋小小模范生走上全国最高科技奖领奖台的。

言传身教 严格不失宽松 
    王选1937年生于上海,父亲王守其毕业于南洋大学(即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)铁路管理专业,是个认真以至刻板的人。他给人写信,用复印纸留一份底稿;校友会让他负责发邀请信,他替自己写上一封还贴上邮票寄给自己。由于认真,他在任高级会计师期间从未出过差错。他严谨负责的作风使王选从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。读小学时王选负责班级的墙报工作,见别人的字写得潦草,王选就自己重新抄一遍再贴上。他这种认真严谨的作风为以后杰出的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母亲周邈清,毕业于北京贝满中学,参加过五四运动,是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开明女性。尽管她19岁嫁到上海王家后中断了学业,但她从没停止过学习。她心灵手巧,会动脑子琢磨办法。 
    父亲为儿女们选择的都是南洋模范学校,因为这所名校启发式的生动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。教导主任陈有端亲自带学生参观明代科学先驱徐光启的墓地,将这个最早引入和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伟人介绍给学生;还带领学生参观徐家汇天文台和佘山天文台,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中生根。 
    父亲给了王选宽松的学习环境:王选放学回家一般一个多小时便完成了学校作业,剩余时间王选踢毽子、拍皮球、打乒乓球。家里晚上有时开京戏演唱会,王选唱的是花脸角色。一直到现在,王选空余时间还喜欢哼几句京戏。王选课余时间还与猫玩,同猫一起睡。猫甚至将刚生的小猫往他的被窝里叼。他后来奇怪当时怎么一点也不嫌脏。一直到现在他还爱猫,散步时会特地转个弯看看邻居家的猫。 
    父亲小时候数理化学得不扎实,见王选小学数学成绩不突出,就对儿子特别抓紧,循循善诱,要求儿子一定学好数理化。但王选对国文产生了很大兴趣,父亲对此也不干涉,任他看四大名著,看课外书籍,看一些进步书刊。后来这些对王选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。当王选回忆这段往事时曾说:"语文、历史等文科知识对我后来的科研与教学大有好处,所以我们提倡理工科学生要增加人文科学知识,而文科学生也应具有更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。" 
助人为乐 首先做个好人 
    王选父母认为,要有成就得先做个好人。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,还奢谈什么成就呢?因此他们为人正直诚实,待人宽厚,温良恭俭。他们都淡泊金钱,淡泊名利,日子过得很俭朴。而对别人,他们是那么和蔼可亲、助人为乐,见别人有困难总是伸出援助之手。亲戚乡邻儿女求学碰到经济困窘,他们就拿出自己节俭下来的钱助学,甚至帮助他们出国求学。因此那些受到他们资助的学子,有成就有喜讯总是第一个报告给王选的父母。 
    父亲要求儿子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要忍让,要和他们友好相处,要与别人分享快乐,要与人为善。王选1947年10岁时在南 洋模范学校得奖。当时在评选获奖人员时,有好几个同学得到提名,而获奖名额只有一个,老师说要品德好,还要成绩好。在  同学中他是最谦让礼貌的人,因此人缘极好,大家一致投票评上了他。这次评奖使他认识到做个好人的重要,并终身朝这方面努力着。 
    王选后来回忆,当时父亲不是一味地让他读书,而是强调人品以及进行多方面的教育,这不但强健了他的体质,那种少年时代户外的集体活动还培养了他与人和谐相处的合作精神,使他长期成为同学信任的学生干部,而这身份又促使他虚心接受别人批评、以身作则,更为别人着想和诚恳待人。这种人格的日臻完美使他成为很好的科技带头人,团结同事们一起工作,对以后的成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 
首都楷模 源于国家需要 
    父亲是个具有爱国热情和正义感的人,这些给王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给他树立了人生的坐标。 
    考上了北大数学系的王选,在大三时面临选择:数学、力学、计算数学。专业选择的正确对前途至关重要。当时,他想到身为造船专家的表姐夫选择了冷门专业后来取得的成就;想到越古老成熟、越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,越难取得新的突破;想到新兴的学科往往代表未来,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大越广阔。他查资料,看到钱学森一篇访苏文章,文章谈到苏联将计算机应用于航天工业上,同时中科院数学所胡世华教授谈数理逻辑时讲到计算机的神奇威力,谈到它的前景时说计算机以后甚至会控制整个世界。这使王选不仅神往好奇,更使他看到了国际潮流和国家需要。他认为,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工作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,会起更大的作用。正因此,他的选择比别人早了一拍--成绩优异的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。后来他总结说:"我的解题能力并不很好,电路电子功底和动手能力方面也不够好,但有一点突出,那就是远见和洞察力。具体表现就是我能比别人早一拍走到正确的道路上选择计算数学,以及后来自觉地训练英语听力,再从硬件跨到软件,二者结合研究,直到选择激光照排。" 
    他讲得太对了。请看看他一连串的辉煌战绩吧:1961年开始软硬件相结合研究,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的影响,从此创新不断;1965年从事ALGOL60编译系统研究,到1974年终于用现代技术对我国传统的印刷业进行彻底改造;1979年输出报版样张,标志硬件系统成功;1980年第一本用国产激光照排系统排出的样书《伍毫之剑》诞生,"北大方正"诞生…… 
    从北京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到激光照排成功,我国的印刷业告别铅字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王选仅专利就获得九项。1985年获国家科技成果奖,1999年获"首都楷模"荣誉,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,同年获得北大重奖500万。

微信截图_20210529114640.png